脱贫攻坚村村道纳雍县永德村晒出红

走进毕节市纳雍县姑开乡永德村,整洁干净的卫生环境让人耳目一新,很难想象,几个月前,乡里每次督查环境卫生,永德村总是反面典型。而如今发生的转变,得益于村里的文明卫生“红黑榜”评定制度。   一大早,姑开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赵泽就带队到村里检查各家卫生卫生,并进行现场打分,分数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到每一户人在“红黑榜”上的位置。

赵泽带队检查村民的环境卫生赵泽介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永德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促进环境卫生质量的提高,今年9月份,永德村开始实施“红黑榜”制度。周一、周五、周三,由村里组织抽查,根据村民家中居室、厨房、庭院、厕所、圈舍等整洁程度来进行综合打分。每月进行一次评选,8分以上入“红榜”,6分以下入“黑榜”。“红黑榜”就张贴在村公示栏里,向所有村民公示。

永德村的红黑榜在“红榜”的家庭将会获得洗衣粉、洗洁净、卫生文明户牌等奖励,而“黑榜”上的,则由村干一对一进行劝导,做好自家环境卫生。   此外,每月进入“红榜”的家庭,将会获得2分的信用分,年底进行信用分的累加评比,高者评为文明示范户,村里会给与大米、油、面粉等物资奖励。   “我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去褒扬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了你追我赶卫生整治生动局面,以期村民从理念上发生转变。”赵泽说。

现在的永德村

永德村村民聂美,之前,她家客厅东西摆放乱七八糟,地板脏、卧室乱、庭院、房前屋后卫生更是一塌糊涂。

“红黑榜”制度实施后,10份的评比中,她家被列入“黑榜”。经过村干的劝导后,在11月份的评比中,她家进入了“红榜”。“自从村里设立了‘红黑榜’,谁家的卫生搞得好,大家都会主动向他们学习,谁家的卫生要是搞得不好,脸上都会觉得不光彩。”聂美说。   扫了自家“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62岁的大爷刘兴国,以前是村里的组干,除了把自家环境卫生整得干干净净,谁家卫生做得不好,他就主动上门做工作。现在,刘兴国成了村里的卫生“监督员”。   “我们也希望多有几个刘大爷这样的人,先进带后进,提升整个村的环境卫生质量。”永德村驻村第一书记饶曼说。

现在的永德村一角

除家庭卫生外,永德村也严格落实道路环境整治机制,把路段均分到护路员身上,每位护路员做好责任区内的清洁工作,确保责任区内做到“四无”,即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残墙断壁。另外,严格落实村民门前“三包”的保洁制度,每月也会进行评比,奖励先进,鞭策后进。   如今的的永德村,已是旧貌换新颜。走在村里的道路上,是宽敞整洁的路面,许多村民还在庭院里中栽种了花花草草,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周恩宇

通讯员周阳杨勇

编辑刘娟编审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myxyy/157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