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人眼中,瑜伽代表的是高难度的动作和姿势以及各种各样的呼吸法。殊不知,这只是瑜伽最表象、最浅显的一面。实际上,瑜伽是人类对生命探索的最高成果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东方人为全世界贡献出的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命实践科学。修学瑜伽,不仅可以让我们实现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涵养和升华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从时代、社会、人生的困境和烦恼中挣脱出来,彻悟生命真相,获得生命的终极幸福和自由。在众多瑜伽流派中,皇冠瑜伽无疑最能够体现和承担瑜伽的这一特色和使命。
皇冠瑜伽是印度最古老的瑜伽流派,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印度文明发端之初,在印度的两部古老的瑜伽根本大典——《薄伽梵歌》和《瑜伽经》中,均有其相关记载。可以说,皇冠瑜伽是整个印度瑜伽的源头,是一切瑜伽的根。后世的各种瑜伽流派,如哈他瑜伽、昆达里尼瑜伽、行为(业)瑜伽、八步(胜王)瑜伽、奉爱瑜伽以及知识瑜伽等,均因分有皇冠瑜伽某方面的内涵与精髓而得以形成各具特色的修行体系。故皇冠瑜伽有“瑜伽之冠”“瑜伽至尊”之称。
相比于其它各流派的瑜伽,皇冠瑜伽没有高难度的姿势和动作的练习,起步即围绕气脉和心性来修行。皇冠瑜伽完整地保存和接通了古老的瑜伽文化的精髓——生命“相应”之义理与修证。同时,皇冠瑜伽还兼容了所有流派和种类的瑜伽。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皇冠瑜伽。但数千年来,皇冠瑜伽在流传过程中一度隐没,被世人认为已经失传了。到了当代,经过著名学者潘麟先生的长期考证和实践,皇冠瑜伽得以重新回归人间,我们因此才有机缘走近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作为一门历史久远、传承清晰且被无数瑜伽修学者不断验证的学问,皇冠瑜伽独特而深邃的瑜伽哲学观和身心观,无疑是当代人快速契入和领会生命真相的捷径。心传(倒果为因法)是皇冠瑜伽的核心要义之一。心传是指师生通过心心相印、以心传心的方式将知识、智慧、经验等这些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传授到学人的生命里。心传可以让学人快速地进入瑜伽的高级阶段。心传(倒果为因法)不仅三根普被,还可以大大地缩短修行的时间,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修行的安全、高效、彻底、全面、稳妥。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一传承久远、纯净的生命实践之学,我们将年7月潘麟先生最后一次亲授皇冠瑜伽的珍贵教导制作成了视频,广为传播。▌潘麟先生简介
潘麟先生,印度德里大学佛教哲学与中印佛教史专业硕士,东方生命研究院院长,当代杰出的原创型学者和哲学家。先生年幼时即与圣学相契感通,日夜涵养于东方文化诸学派经典。及至成年,先生深感学问必要实践方能致用,遂远离家乡,遍访贤达,投师于当代多位贤能、大德、学者、思想家之门下,广学博览,艰苦实证,历经磨难,融会贯通,集东方文化之大成于一身。潘麟先生的代表著作有《家门没上锁》《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瑜伽经〉直解》《〈大学〉广义》《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以心传心——潘麟先生讲授皇冠瑜伽》《直指生命的真相——〈心经〉直解》,英文著作“ComeuptotheGreatGuru”(年于印度出版发行),“CrownYoga:fromPhysicalandMentalHealthtoLifeAwakening”(年于美国出版发行),并撰有各类学术论文近百篇。
此外,先生是当代罕见的实证型学者,系千古绝学——皇冠瑜伽(心传体系)、茶道(正宗禅茶体系)、禅舞(飞天舞体系)、狮子吼(梵音唱诵体系)、光明大圆满等若干体系的当代传承人。
先生是瑜伽行者,始终追求真修实证,早已习惯于离群索居,本欲终老于山林之间,因有感于时代巨变,文明中断,举世彷徨,方不避孤陋,开坛讲学,培养人才,化民成俗,匡扶世风。
▌授课特色
1.“去三化”,涤垢濯尘潘麟先生讲授经典始终坚持“去三化”,即去宗教化、去神秘化和去庸俗化。用“去三化”将圣贤学问从历史的尘埃中剥离出来,涤垢濯尘,彰显圣学智慧,再现圣贤气象,用直白的语言向世人指示文明之方向、呈现智慧之本源。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学一直隐藏和混杂在以儒释道为主的各大宗教流派、神秘学、各种巫术以及迷信之中。很多人因此把国学和宗教信仰、迷信、神秘等搅和在一起,把无上的东方智慧用来保佑自己升官发财、抽签打卦,将国学庸俗化,而“去三化”则是国学正本清源的不二法门。2.讲授经典,还原本真潘麟先生敬重圣贤,敬畏圣学,坚守学术良知、文化良知和历史良知,始终坚持讲授纯正原典,坚持还原各家思想的本真含义,不错、不漏、不走样地传承圣学,以活出圣贤之境界。偏离经典之本真含义的学者通常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阐释经典、解构经典,以消费文化,达到“为我所用”之目的。还有些学者在讲学时为了迎合听众,常常随意取舍和肢解经典,一味地曲学阿世,媚俗媚众,只传授一些文字、知识和概念,难以传承圣贤之生命境界。先生讲学逆游而上,一扫曲学阿世之风,还原真实的佛家学说、真实的老庄境界、真实的孔孟思想,引导大众回归经典,直抵圣贤生命的深处。3.有文有献历史留存下来的经书典籍为“文”,而精通经典并将之生动而具体地呈现出来(活出来)的人为“献”,合而言之曰“文献”。“文”是(历史)逝去之“献”,“献”是(当下)活着的“文”。潘麟先生自少年起即开始长期的艰苦实修,践行圣贤学问,故其讲学反对有学无修、有理无法、清谈无实。他始终强调知行合一,以身示范活出圣贤之生命境界,引导学员化概念为法门,化理悟为证悟。是故,先生讲授经典有“文”有“献”,是真实意义上的“文献”。▌课程特色
1.全封闭式教学,止语收心,以确保学员最大程度地获益2.学员在全国各地的视频课程承办点均可于规定年龄范围内免学费复修同一课程
▌课程时间
年9月16日~20日
▌课程费用
1.新学员:元/人
2.复修学员(仅收取场务费):元/人
▌报名方式
扫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