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万余字,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篇幅最短的,但所透露出的民生关切却强烈、深厚。报告提出,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万人搬出大山,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全国第一;57个贫困县摘帽,减贫人数全国第一。上演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贵州奇迹”。
纳雍县是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只有当深度贫困县的群众全部脱贫了,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胜利。
全国两会前夕,多彩贵州网采访组走进纳雍县。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线扶贫干部的努力,看到了贫困村民的奋斗,更看到了各项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记者李思瑾
5月19日,纳雍县董地乡联合村村民翁义军家。
女主人王琴刚从地里打理完花豆苗回来,陪着婆婆坐在院坝里聊天。
院坝打扫得很干净,几捆干柴整齐地堆放在墙角。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着,庭院里梨子挂满树枝,桂花树、银杏树郁郁葱葱,一只大狗悠闲地在树荫里休憩。
“义军早上来电话了,说他在云南砸钢筋,每天能赚块钱。”王琴笑呵呵地给婆婆说,“过段时间,他还要再寄些钱回来。”
“给他说,好好干,3个娃娃以后还要读大学呢。”老人回答。
“3月份村合作社分红,我家得了元。我打算再添一点钱,买两头猪来养。”王琴说,“前年,省长来我家,夸我家卫生打扫得很干净。还鼓励我们踏实做事,说政府会全力帮我们。”
去年,翁义军家脱贫了
年10月13日,贵州省省长谌贻琴来到纳雍县董地乡联合村。那时候,翁义军还没出门务工,两口子听说有客人来,早早就从地里回家等着。
谌贻琴询问了翁义军一家的收入情况,叮嘱他们要勤劳,争取早日脱贫。
翁义军两口子很激动:“政策这么好,省长这么关心,我们自己也要努力。”
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政策好”,是从居住环境的改善开始。
曾经,院坝还没硬化,下雨天从外面回来,带得满屋子都是泥浆。房子住了几十年,也老旧了,墙面剥落、开裂,有些地方泛黄甚至发黑。最窘迫的是,一家6口人,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孩子们学习也没个好环境。
如今,院坝硬化了,屋子内部亮化了。村里还出资3万元,找了施工队,帮他家修建起了40平方米的砖瓦房。3个孩子住在新房子里,窗户透亮。
年6月,联和村又投资.2万元,实施了两个安全饮水项目,自来水管道通向了13个村民组的户人家。“喝了大半辈子的河沟水,没想到还能和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翁义军的母亲感慨。
翁义军家干净整洁的院落
“村里不仅帮我家修房子、通了自来水,每年还发给我家多元的低保金,0元的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王琴打开村里准备的“扶贫连心袋”,拿出里面的档案资料翻阅给记者看。
董地乡的合作社,可用田地入股,也可用钱入股。上不封顶,下不设限。听说乡里的蛋鸡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产出的鸡蛋还卖到了广东等沿海地区,王琴家便拿了元入股。年年底,分红得了元。
“我想告诉谌省长一个好消息,年,我们家脱贫了。”王琴说。
王琴拿出村里准备的“扶贫连心袋”给记者。
“光知道享受好政策是不行的,我们自己也要苦干。”翁义军盘算着,妻子在家种几亩地,自己在外谋一份事,家里就能有更多的积蓄。
“3个娃娃学习成绩都不错,我告诉他们要好好读书,以后上大学。”说这话的时候,翁义军正在云南普洱的一高速公路桥建设工地里,电话中还传来施工现场机械运作的声音。
而此时,翁义军家中的小院里,王琴打开墙边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到菜盆里。她边洗菜边说:“学校还没复课,他们在屋里上网课,我准备给他们做一顿好吃的。娃娃是我们家的希望。”
山风拂过,农家小院周围的树林沙沙作响。
编辑:黄桂花
编审:张云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