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准服务组合拳复工复产加速度
进入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各行各业生产经营都按下“暂停键”。如何加速复工复产,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贵阳经开区在遏制疫情蔓延的同时,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超前预判,看准问题,摸清需求,贵阳经开区精准施策提前行动,制定责任清单,压实防疫责任,加强协调调度,落实好“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做到服务精准化、精细化,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上下游供需困难、资金紧张、招工难用工荒、物流不畅等问题,精准施策,打出政策“组合拳”,积极支持和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切实做到“疫情复工两手抓,防控生产两不误”。
截至目前,贵阳经开区规模以上企业72家,全部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
复工复产,差材料、差人,怎么办?
从2月8日开始,贵阳经开区协调大巴赴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纳雍县、赫章县,“点对点”接送贵阳海信工厂的员工统一返厂,为做好疫情防控,确保行程安全,大巴安排一名医生随车,对上车人员测量体温。
“目前西南片区的订单积压了半个月,后续还有订单。”3月2日,已开工20来天的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一台台组装好的电视机在流水线上,按型号进行分类,被不同的传送带送到各个区域存放码垛。
“公司原材料大多数来源于广东等沿海地区,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不足,无法复工复产。”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毅告诉记者,关键时刻,贵阳经开区给政策、出实招,帮助解决上下游物料协同供应等多种措施,全方位、快速度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让机器动起来。
疫情发生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防护用品缺口较大,市场供应严重不足。
消毒、安装、调试、生产……3月4日,位于贵阳经开区科技路勤邦科技产业园的一间无菌车间内,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十几个小时紧锣密鼓的调试,由贵州乐而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引进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开始试生产。从引进到落户,生产线的建成仅用了11天时间。
由于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对厂房无菌化要求程度高,厂址选择是项目落地的一大瓶颈,贵阳经开区全力以赴为项目落地统筹规划,最终敲定项目生产线设在勤邦产业园。同时,项目投产需要的60多名员工也由经开区人力资源局落实到位。
“经开区特事特办,公司所有手续一天就办完,对我们的支持力度相当大。”贵州乐而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军感慨,疫情当前,多生产一个口罩,就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多提供一份物资支持。为尽快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两条半自动生产线将24小时不间断生产,待另外3条全自动生产线设备全部到位后,日产量可突破50万只。
面对肺炎疫情,不少企业都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走进贵阳振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20多名工人戴着口罩,正在抢抓时间进行装修,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从进设备、采买原材料、改装车间、调试生产,仅用了不到8天时间。”贵阳振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声雷说,公司是贵州省首家专业生产、研发射线防护器材、防护用品的综合型企业,疫情发生后,该公司紧急筹建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鞋等生产线。目前,用于生产线生产的十万级洁净车间、环氧乙烷灭菌车间正加快建设进度。
(责任编辑:DF)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网
优质内容推荐
最新通告!洛阳人,请扩散……大师也曾死于冲动!巴菲特浮亏亿你急什么?美联储降息!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