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个月有块钱工资,我在这里已经干了一年多了。”近日,走进纳雍县玉龙坝镇岩脚社区恒大养牛场,该村五组村民周大福正在给饲养的肉牛投放草料。说起家门口发展产业,他满是欣喜。
周大福告诉记者,因为家门口发展起了产业,自己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道”,就是在养牛场务工。“因为年近花甲,出门打工已是不可能。”周大福说。前年,恒大扶贫纳雍分公司在岩脚社区援建了五组肉牛养殖基地和玉龙坝镇岩脚村九组肉牛养殖基地后,自己就在里面务工,不仅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一年下来收入还算可观。
说起恒大集团的帮扶,岩脚社区副主任郭开章告诉记者,年10月,在恒大集团的帮扶下,岩脚社区在九组和五组修建2处养牛场,共计引调安格斯牛头。“贫困户每年除了均可参与牛场分红外,平时来养牛场务工也有收入。另外,他们种植青贮玉米提供给养牛场,也能增加收入。”郭开章说。除了援建肉牛养殖基地、配套相关设施设备外,恒大集团还帮助该村引进龙头企业负责经营管理,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帮扶全村贫困群众就地脱贫。
如今,在恒大集团的帮扶下,走在玉龙坝镇岩脚社区,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育烟苗、栽种花椒、种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顾家增收两不误。
据了解,目前,岩脚社区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个,通过发展养猪、养牛,种植花椒、猕猴桃等产业,成功带动全村户人脱贫,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村集体经济累积达到4万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闵建华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