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局抓住关键90天,以产业发展推动脱

编者按:与时间赛跑、与贫困较量……脱贫攻坚最后总攻已经打响,在全省上下奋力搏击,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攻坚总决战中,18家省直部门签订总攻责任状,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贫困堡垒。

6月1日起,省直机关工委与多彩贵州网联合推出系列文章,讲述18家责任单位集中力量,奋战一线,不松劲、不懈怠,用实际行动书写责任担当,用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际成效兑现庄严承诺的冲刺故事。

记者杨婕

今年3月,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召开后,省林业局立即分解任务,明确分工,精锐出战,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通过项目投资拉动、产业发展带动、林业涉农补偿和提供就业岗位等措施,积极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强化责任担当凝聚脱贫攻坚战斗力

年,面对“打赢两场战,夺取双胜利”的挑战,林业部门没有退缩,省林业局党组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先后7次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制定了“9+3+1”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贵州省林业局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和《省林业局奋力冲刺九十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行动方案》,明确局领导和相关处室对“9+3+1”贫困县的联系分工,建立台账,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省林业局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优选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极贫乡镇帮扶队员,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在第一天从贵阳到册亨报到的路上,省林业局、册亨县、大伟村、脱贫、林业、责任,这六个词就像六部国产大片,不断反复在我脑海中播放。这六个词看似各自为阵,但在促进增收致富和绿色发展中确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年6月,局办公室副主任姚世超被任命为省林业局册亨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秧坝镇大伟村第一书记。到达大伟村后,姚世超迅速开启走访摸底、制定方案、积极争取,助推产业发展,截至年底,全村累计脱贫87户人,贫困发生率1.12%。

强化资金保障切实发挥林业扶贫优势

“别小看这棵树,长在自家地里,不砍不伐,它的吸碳和减排作用让我们靠‘卖空气’挣了钱。”5月15日晌午,谈起“卖碳”的经历,纳雍县锅圈岩乡土补村村民王成江言语中尽是满满幸福感。在家门口种树优化环境,城里人在网上下单认购,“碳汇出山”让村民轻松赚钱。放在过去,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现在,村里越来越多的人都种起碳汇树,单株林木碳汇扶贫正在成为林区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

为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局党组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省林业局积极向国家林草局申报项目,对接争取更大的支持,截至目前,共落实林业投资48.3亿元。在项目、资金、技术帮扶上重点倾斜“9+3+1”贫困县区和定点帮扶县。特色林业产业是农村产业革命12大产业之一,为全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省林业局将全省万亩特色林业产业任务重点向威宁等“9+3”贫困县倾斜;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省林业局按照“五优先”(坚持贫困县优先、业绩优先、市场优先、模式创新优先、资源条件优先)原则,扶持“9+3”贫困县68个林下经济种养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助推脱贫攻坚。

强化措施落实以就业保障带动脱贫

一年四季,除了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习水县官店镇何村村的贫困户王世明都要徒步巡山,不敢有一丝懈怠。六年前,他在建房时不幸发生意外,锁骨重伤,从那以后,他便再不能干重活,家庭的重担也一下子压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年,王世明一家被认定为精准扶贫对象,随后产业扶贫等政策开始惠及这个家庭。最让王世明高兴的是,年3月,身体逐渐康复的他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王世明所在的何村村,林区面积大,脱贫攻坚期间,林下经济成为村里的支柱扶贫产业,如方竹笋、中药材天麻、葛根、马铃薯等。村支书冯焕明说,生态护林员的守护正为林下经济助推脱贫“保驾护航”。

林业与脱贫攻坚主战场都在农村、主要对象都是农民,主要目的都是增收。为切实发挥林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今年4月前,省林业局完成了年省级新增8.7万名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解决了8.7万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

年,我省将新增生态护林员岗位1万个,其中争取到中央财政生态护林员指标名,并将指标和资金下达到县,并争取在6月完成选聘,开始发放管护补助。

年,我省特色林业产业提供稳定就业岗位达23.24万个,带动.67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23.57万人。竹产业提供稳定劳动就业岗位11.7万个,带动.2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8.83万人。“9+3”贫困县竹产业面积20.5万亩,提供稳定劳动就业岗位个,带动6.7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1.34万人。油茶产业提供稳定劳动就业岗位8.34万个,带动98.6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10.9万人。“9+3”贫困县油茶面积71.7万亩,有加工企业4家,提供稳定劳动就业岗位1.53万个,带动17.5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3.79万人。花椒产业提供稳定劳动就业岗位2.3万个,带动23.8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1.67万人。“9+3”贫困县花椒面积6.7万亩,有加工企业2家,提供稳定劳动就业岗位0个,带动1.62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人。皂角产业提供稳定劳动就业岗位0.9万个,带动18.07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2.17万人。“9+3”贫困县皂角面积34.5万亩,提供稳定劳动就业岗位个,带动15.57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2.1万人。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督促力度,以‘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为中心,进一步落实责任、进一步集中精力、进一步突出重点,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确保打赢这场歼灭战。”谈到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的工作目标时,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守都说。

编辑:花维竺

编审:罗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fc/166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