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助力乡村振兴毕节市补短板夯实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676731857748987&wfr=spider&for=pc

1月21日,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召开,在会上,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书龙同志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交流发言。

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书龙发言

近年来,毕节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助下,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高质量打赢了产业扶贫“第一硬仗”,助力我市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6万人,兑现了“确保按时打赢”的庄严承诺,彻底撕掉了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标签。

威宁县雪山甜荞基地

 粮食安全充分保障。毕节市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9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40.62万亩,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万亩、万吨左右,产能再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群众的“米袋子”不断压紧压实。

产业革命成果丰硕。毕节市坚持不懈抓“关键少数”、抓“长短结合”,抓“以销促产”,深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工程,12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家、合作社个、家庭农场家,个55.9万亩坝区全部建成达标以上坝区,累计调优调强农业产业.93万亩、实现农业产值.88亿元,逐步实现了“规模示范、产业示范、管理示范、效益示范”。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近年来,毕节市开展了一场改变传统种养结构、习惯、思维、观念的农村产业革命。威宁蔬菜、织金皂角等一大批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夯实了群众增收的脱贫基础,高质量打赢了产业扶贫“第一硬仗”,助力毕节市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毕节市不断创新改革举措、激发改革动力,农村重点改革工作蹄疾步稳、有力有序。大方县探索的“两带三治”乡村治理新模式获农业农村部全国转发学习。纳雍县总结提炼“四同”乡村治理新机制获国家考核评估组高度表扬。“毕节市乡村治理督导员机制”被省委改革办评为全省优秀改革案例。“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毕节探索”获中组部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毕节市个村完成清产核资;个村开展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个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规范化建社、标准化运行,高效化运作。除此之外,毕节市着力强化资源要素配置,认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实施“1县12乡村”示范工程为抓手,率先启动17个示范引领村创建,全面打造具有毕节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标杆。

下一步,毕节市将坚持以农业农村部“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定位思路为引领,按照“”总体部署(即聚焦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1个目标,坚持大党建1个统领,突出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3大主题,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4轮驱动、围绕五大理念在产业体系、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实现5个突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绿色发展,积极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生态休闲农业,持续推进三产融合提质增效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质量安全、资源节约、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道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婷

编辑朱梦怡

编审徐元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jd/150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