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纳雍县多项措施扎实开展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劳动力就业创业,做好搬迁户社会保障接续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各乡(镇、街道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要加强与当地移民、扶贫等部门的联系,早着手、早准备,以移民、扶贫等部门确定的安置点和贫困人员为基础,深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调查摸底,建立搬迁户劳动力就业帮扶及安置台账,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全面掌握搬迁户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搬迁户中贫困劳动力的数量、年龄和技能水平、就业失业状况、就业创业意愿及培训需求等信息,把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纳入公共就业管理和服务的范围。
二是推荐岗位,促进就业。紧紧围绕“5个工程”建设项目,主动与产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等联系,准确掌握园区企业用工和培训需求,重点对本地企业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搬迁户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及时收集、整理、发布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宣传、新媒体、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将岗位送到搬迁户家中,有序组织搬迁户劳动力就业。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重点在搬迁乡镇开展专场招聘会,搭建用工单位与搬迁户劳动力的供需平台。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技能。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技能偏低、就业困难、有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的搬迁户劳动力,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努力消除搬迁户劳动力无技能从业现象;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搬迁户,开展创业意识、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的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助其成功创业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大力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做好搬迁群众的电子商务培训。通过规范化培训全面提高易地搬迁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加强培训后就业创业人员的跟踪服务,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是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搬迁群众与安置地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
五是全面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点)建设,引导符合条件的易地搬迁户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对于自主创业的,给予相关税费减免,享受当地创业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给予最高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鼓励企业招用易地搬迁户中的“”人员和贫困人员,对符合条例的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对易地扶贫搬迁户新创办企业及以吸收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为主的新办微型企业,按规定享受“3个15万元”的扶持政策。
六是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按照“总量控制、重点倾斜”的原则,合理安置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家庭成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七是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各有关乡(镇、街道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要按照相关要求,结合当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到人,确保目标任务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八是强化督查、抓好落实。县人社局将根据省、市、县的要求,采取协调调度、重点抽查、实地督查等方式适时对各乡(镇、街道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任务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据了解,按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达的就业帮扶目标,我县年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就业帮扶任务数为人。结合我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年第一批易地搬迁工程项目计划,各有关乡(镇、街道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就业帮扶任务数分解为:锅圈岩乡人;化作乡人;百兴镇人;寨乐乡人;老凹坝乡人;阳长镇人;昆寨乡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