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真荐书07

本期荐书人: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新

自年开始,20多年来,我热衷史学理论这个领域,但读的书并不多。一来觉得有限的读书时间,尽可能多读经典作家作品;二来认为,有些经典作品多读几遍,可能胜过读更多二流作品。史学理论,严格说来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在英国、美国,它可能被称为“历史哲学”,在德国、荷兰等国,则被称为“史学理论”,而在法国,既有史学家如布罗代尔等人著有《论历史》这类理论反思文集,又有利科一类哲学家著有《时间与叙事》这种涉及大量史学理论主题讨论的作品。所以,围绕着要做好史学理论这个领域的研究,非得打破国内史学系出身的人脑海里那种学科的边界,不能局限在史学,甚至还需要走出哲学。既然史学从其内容的广泛性上来讲,涉及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而从史学学科性质具有的普遍性上来讲,又可以在历史观、认识论、表现策略与修辞等方面寻求认识主体之间共同对话的基础,那么选好书、读好书就成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一个切实要求。

遵启真馆王志毅兄之嘱,从自己读过的书中选出10种,略微谈谈自己的心得和感想,推荐给未读过的朋友,也就教于已读过的师友。

1

《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几本论述》

阿尔贝特·史怀泽著,汉斯·瓦尔特·贝尔编,陈泽环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这是当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一套俗称“小白皮”的“名人名著译丛”中的一种。也可以算是对我个人影响较大的一本小册子,我曾许多次在课堂上推荐过此书。

史怀泽出生在德国与法国交替控制的阿尔萨斯,受两国文化的影响。是一位哲学家、神学家、医生、新教教徒。在我看来,他的伟大在于他的思考与实践行为的完美结合。

《敬畏生命》一书是一部小文选,集中阐述的是史怀泽的伦理学思想,它来自于作者对生命的价值所做的终身思考。史怀泽在晚年回忆说起,小时候,作为新教徒,晚祷只为人类祈祷令其迷惑,为此,他在内心里重编了祷词:“亲爱的上帝,请保护和赐福于所有的生灵,使它们免遭灾祸并安宁地休息。”对于一位幼小心灵中就曾想方设法要去保护一只小鸟的人来说,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了解过无数生灵涂炭的事件,史怀泽担忧人类最终会毁灭自身。为此,他努力从人类文化的结晶中去寻找和阐释“敬畏生命”的价值。他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史怀泽认为,从自然到人类,对于生命有着可怕的无知。敬畏生命作为一种伦理,它要吸纳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顺从命运”、“肯定世界和人生”、“满足伦理”的三种世界观于一体,从而构建出一种无所不包的爱的伦理。

这本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小册子,是从史怀泽的大量论著、演说中精萃而来,其中包括他年有关“敬畏生命”的第一次公开阐述,年接受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致辞,以及年有关核武器《莫斯科协定》的评论。史怀泽尝试在新教伦理之上重建人类普遍的伦理基础,并且在广博而精细的论证之后,将这个基础落实在“敬畏生命”这么一个简短的表达之上。

可以说,这本小册子较为完整地汇集了史怀泽伦理思想的来龙去脉,同时也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思考人的意义和价值的方向。这些思考,因为同时也是任何一门人文学科都不可忽略的内容,对我而言,它提醒我,有关史学的讨论,都不能忘却了这门学科的伦理价值和意义,历史观、世界观、生命观,这些都是史学研究主体在基实践中不可回避的认识根基。

2

《历史的观念》(增补版)

[英]柯林武德,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最早读《历史的观念》,是何兆武先生、张文杰先生根据6年牛津大学诺克斯版译出的,在国内有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和商务印书馆版,年前后,何兆武先生将该书年的牛津大学杜森版交给我,嘱咐译出新增补内容,之后才有了年北大出版社这个增补版。

《历史的观念》是一本很易读的书,也是一本很难读的书。易读在于柯林武德文字优美,如果直接读英文版,更会觉得用词通俗易懂,文笔流畅、朴实无华。难读在于这位天才的哲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将他的广博见识与深邃思考,通过化繁入简的高超语言技巧,常常在看似不经意的只言片语中表达他的远见卓识,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读者可能都无法读出优美文字下的更深一层的意旨。所以,读者都容易觉得读懂了柯林武德,正所谓有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位柯林武德。

目前《历史的观念》增补版大致分为三部分:作为“历史”这个观念之发展历史;作为“史学理论主题探讨”的后论部分;作为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发端的“-年讲演稿”。

直到年,我都还没有把《历史的观念》太当回事,认为这是一部欧洲“历史”观念的发展史,以为这样读,已经胜过许多读者将它读成一部史学史(第一编到第四编)与史学理论(第五编)的合集。之后,我开始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jd/77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