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群英谱打造玛瑙红樱桃的升级版

“迎接林业部门验收项目,配合贵州电视台记者在樱桃园做节目直播,引导客户现场采摘玛瑙红樱桃……”4月14日,在贵州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的玛瑙红樱桃基地,民革党员徐富军忙得不亦乐乎。时值4月中旬,走在漫山遍野的樱桃林中,随处可见一颗颗红彤彤、晶莹剔透、状若玛瑙宝石般的樱桃挂满枝头,这是樱桃成熟上市之时,也是徐富军最忙的时候。

徐富军介绍玛瑙红樱桃的特色和产业发展情况

徐富军是民革纳雍县工委第五支部党员、纳雍县万寿玛瑙红樱桃有限公司总经理、纳雍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因为成功研究出改良品种“玛瑙红樱桃”,大大推进纳雍县樱桃产业发展,有效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徐富军被称为“玛瑙红樱桃之父”。据统计,截至年,纳雍全县已种植玛瑙红樱桃13万多亩,有7万多农民从樱桃产业中获益;在主产区厍东关乡和维新镇,群众经济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玛瑙红樱桃,纳雍多个贫困乡镇的减贫摘帽依托的也是这一产业。

徐富军樱桃林基地所在的厍东关乡陶营村,以前村民大多都靠烧制砖瓦维持生计,是“灰色”的砖瓦村,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樱桃村、旅游村,除了樱桃销售收入,旅游发展带来的餐饮、住宿等收益也越发可观起来。“种樱桃收入是以前种玉米的几十倍!玛瑙红樱桃是个宝,让我家换了房子又买车。”陶营村村民杨应全说。

“全国科普示范带头人”“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毕节市科学技术奖”“纳雍县脱贫攻坚十大标兵……”,各种荣誉接踵而至。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徐富军就潜心研究樱桃品种的改良,并全力助推樱桃产业发展,20多年持之以恒的艰辛付出终于迎来了玛瑙红樱桃产业红红火火的回报。如今名气大了,经济状况好了,但徐富军初心不改、朴实如故。他仍然常年奔波在山间林地搞研究,并热心为各地种植户们免费做指导。

产业怎样才能发展更好?种植户收入怎样才能更高更稳定?这是徐富军最关心的大事。玛瑙红樱桃以其“个大、肉厚、味甜、色鲜”的特质脱颖而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樱桃的品质也会受到降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因为玛瑙红樱桃果皮薄,遇到雨水就容易开裂,下雨多了还会降低果实中的含糖量。”徐富军解释说。纳雍今年雨水特别多,影响了樱桃销售,拉低了价格,据徐富军估算,今年纳雍总溪河流域的樱桃种植户将减少收入近千万元。

徐富军讲述玛瑙红樱桃面临的产业升级任务

怎样才能减少“靠天吃饭”的制约?产业提质增效的路径在哪里?徐富军的答案是:打造“玛瑙红樱桃的升级版”!为此,徐富军的公司这两年一直在和贵州大学等高校以及科技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含量等举措,推动玛瑙红樱桃产业升级。

“首先就是要通过建设防雨棚、温室大棚等配套设施,尽量减少多雨、冰雹等因素的影响。”徐富军表示,拟采取的举措还包括采用滴灌、喷灌等在内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从种植管理、灌溉施肥、整形修剪等方面多管齐下,确保樱桃水果的好品质,同时运用杀虫板、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进一步推动樱桃产业向无公害、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在玛瑙红樱桃的销售方面,徐富军当前正考虑如何利用电商平台销售樱桃,但他认为“这个事急不得!”“因为樱桃的保鲜期和储藏期短,线上的远距离售卖,目前的技术还难以确保樱桃的品质!”他说,在常态条件下,樱桃的保质期一般只有三四天,若是雨天采摘和长距离运输,这个时间会更短!为此,他下一步计划建设一个保鲜库,到时就可以先将采摘的樱桃放到库里预冷一段时间,再通过合适的包装后发货到较远地区,这样樱桃保鲜期能达到一周以上。

展望未来,玛瑙红樱桃产业的升级,既需要管理、设施和技术的提升,也呼唤品牌和销售的升级换代。前方挑战仍然不少,肩上任务同样艰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徐富军的心愿是全力打造升级版的玛瑙红樱桃产业示范园区,更好地发挥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助推这一惠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一片片碧绿的樱桃林更加生机盎然,让一颗颗宝石般的红樱桃更加甜美诱人,继续谱写他和玛瑙红樱桃之间的美满“樱”缘。

图文:杨进亮视频:杨进亮蒋天羚编辑:肖艳花编审:杨秀爱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ly/120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