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环境资源从来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按照“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要求,纳雍县着力加快造林绿化,狠抓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通过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不但美了生态,还富了农家。
在10月的纳雍县玉龙坝镇龙场村,村民陈忠军培育的30亩野生山葡萄已经进入了收获的季节,依山而建的葡萄园里,紫色的山葡萄坠满了棚架。
陈忠军
陈忠军介绍,葡萄去年刚刚挂果,一年就卖得五几万块钱,除了其他用费,还有三几万块钱。今年肯定是丰产,有十五六万。
陈忠军告诉我们,自家的这片荒山名叫蕨苔山,与周围的山不一样,旁边的山因为坡度陡的原因,通过退耕还林,很容易就长成山林,而蕨苔山坡度估计有七十度左右,只能零星生长点蕨苔类草本植物,在这样的条件下,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经济,藤类经济植物是最好的选择。
通过靠山吃山,陈忠军家的葡萄园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致富之门已经敞开。
同样是野生山葡萄种植,10月份开园的乐治镇戛泥坝村老山葡萄基地里这段时间里非常热闹,因为距离县城很近,闻讯而来的人们络绎不绝。
贵阳游客杨灵灵告诉记者,这边的葡萄比贵阳那边的葡萄好吃多了,环境也可以,准备多带点回去。
经果林
不仅是葡萄种植,在纳雍县通过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业,成功打造了以玛瑙红樱桃、布朗李等为代表的独具地域特色的精品果业,“春赏花,秋品果”的生态旅游模式不但让纳雍本地人趋之若鹜,同时还吸引了省内的众多游客。
樱桃花
布朗李
今年春天,厍东关乡总溪河畔超过两万亩的樱桃花竞相绽放,赏花游客人数超过57万人次,花季旅游收入达到万元,当地群众人均进账元;今年8月,沙包乡的亩布朗李进入采摘期,大面积的布朗李种植,不仅让全镇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2%,同时每年还可为当地名贫困人口带来万元左右的收入。
纳雍县林业局副局长张科介绍到,60多万亩的经果林种植为森林覆盖率贡献了15个以上的百分点,下一步,林业局将继续加大经果林种植,进而推进全县生态文明,确保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的目标。
如今,生态好了,发展的资本也更足了。近年来,纳雍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大乡村游、生态游的建设力度,在全县发展起农家乐、生态山庄、水果采摘园等上百家。今年上半年,纳雍县旅游收入二十多亿元,其中生态旅游收入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生态旅游撑起了当地旅游业的半边天。
目前,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2.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5.28%,全县建成绿地总面积.2公顷,绿化总面积.5公顷,道路绿化率达50%以上,全县26个乡镇(街道)所在地绿化覆盖率为35.6%,个村(社区)林木覆盖率达50%以上,森林(湿地)公园总面积达公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2公顷。
下一步,将围绕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助推农民增收的思路,一方面立足于本职工作,在农旅结合这方面加大布局的力度,另一方面,促进了山地生态农业的深度发展,使农业园区变景点,同时,将推动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项目谋划实施,为圆满小康、精准脱贫作出不懈的努力。纳雍县发展和改革局常务副局长黄元君介绍到。
图文报道:王正阳张晓勇谢键锋
编辑:王玉
编审:李清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点赞!纳雍县农民讲师吴儒文获省级“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讲习员展示大赛“最接地气奖”殊荣
美国杏李落户玉龙坝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乐治镇:企业供苗又付费群众种茶干劲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