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底、4月中、5月初的几次出差均和贵州的民间手工艺有关,3月到丹寨看蜡染工艺、4月到雷山参与社区项目设计、5月到都匀做蜡染刺绣比赛的志愿者。有幸见到了黔东南黔南地区的民间手工艺和华服,内心直呼“大美贵州”。
春分
3.30-4.2在丹寨参加黔桂村寨深度游联盟会议,会议地点是花旗银行在贵州的手工艺扶持项目点。贵州安顺、都匀、丹寨等县市均有蜡染工艺传习,各地区各民族蜡染所用工具、传统图样均有较大差异,同一地区不同手艺人的蜡染作品也风格各异。下图为丹寨所见蜡染作品及纹样。
白领苗服饰上的窝妥图案
丹寨县扬武乡排倒、排莫、排调镇分布着苗族的白领苗支系,该支系的服装、家居用品无不用蜡染制成,女性传承蜡染技艺,纺纱织布、画蜡挑绣、浸染剪裁,代代传承,其核心区域排倒、排莫两乡邻近,习惯上合称为排倒莫,素有蜡染艺术之乡的美誉。
铜鼓窝妥纹蜡画
双线螺旋窝妥纹
窝妥是苗族传统蜡染中常见的一种螺旋形纹样,丹寨、三都、都匀地区,苗族女性上衣领、袖部位的窝妥图案最为严谨规范。左右两袖分别由四个圆形窝妥组成,两只袖子合起才是完整图案。领背上的窝妥图案为由八个圆形螺纹围着中心的古钱文(贯珠纹)或铜鼓纹组成,分四组从中心向四方辐射。衣饰上的窝妥为双线螺旋纹,单线螺旋出现在黔西南和织金地区,仅用在背带和小床单上。
杨芳的蜡染纹样
纹样底稿
蜡染成品
张义苹蜡染作品
张义苹蜡染作品
蜡染创作作品
除了传统的花鸟虫鱼、几何纹样,也可以蜡刀作画,创作民族风俗画、风景画等其他形式的蜡染作品。
清明
4.18-4.22到雷山参与远近民艺和陈一丹基金会发起的社区项目,该村的苗绣以双针绣法见长,村寨距离雷山县城仅4公里,期间到雷山县城拜访了苗族织锦传承人甘小芝。
苗族织锦创作
传统织锦
织锦新设计纹样
织锦纹样
老苗衣局部
老苗衣局部(衣领)
老苗衣局部(衣袖)
男子青衫衣兜上的双针绣花
立夏
5.9日,黔南州首府都匀举办妇女手工技能大赛,州妇联筹备成立妇女手工协会,需登记绣娘个人信息,通过吾土吾生的招募,成为协作志愿者。活动当天来自黔南州六个民族的上百名画娘绣娘展示了她们的蜡染刺绣作品。
水族马尾绣作品
铜片装饰马尾绣背扇(局部)
铜片装饰马尾绣背扇(局部)
马尾绣作品
底边装饰纹样
马尾绣作品
白裤瑶女子背牌衣(背牌)
白裤瑶女子背牌衣(接上图)
背牌相传是瑶王的印章,葬礼中要用背牌为逝者盖脸装殓,背牌是瑶族后代与祖先团聚的信物。
白裤瑶背牌绣片
背牌的制作需要先用蜡染固定好纹样,再用五色丝线在蜡染图案上做刺绣。
小花苗传统服饰
小花苗主要分布在黔西北六冲河两岸,南岸以赫章、水城、纳雍、威宁、织金较为集中,北岸以毕节、大方沿岸较为集中。黔南州境内也有小花苗支系分布。
小花苗蜡染百褶裙
刺绣围裙
苗族蜡染拼布刺绣百褶裙
拼布刺绣百褶裙
百褶裙
苗族蜡染几何纹桌布
苗族蜡染图样
蜡刀等蜡染工具
蜡画
布依族枫香染
吾土吾生作品
绣花背扇(局部)
绣花背扇(局部)
绣花背扇(局部)
双面绣
图文编辑:眼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