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先进人民法庭巡礼纳雍县法院阳长法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纳雍县人民法院阳长人民法庭荣誉室,除每年都在增加的奖牌、证书,就是这幅书法爱好者书写的马基雅弗利的法律格言。

与该院大多数人民法庭一样,阳长法庭再平凡不过了:一幢老办公楼、五个人、一台车,担负着两个乡镇50个村(社区)11.3万人民事纠纷案件审判任务和司法服务。就这样一个山区法庭,自上世纪90年代初跻身全国法院先进行列后,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不变的是拼搏精神的传承与流光溢彩的印记。这里是最高法院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挑选的“东西南北看法庭”特别节目录制点,是“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和省、市、县“先进集体”“优秀人民法庭”等集体荣誉保持地,也是“全省法院调解能手”和“最美人民法官”“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集结地!

传承、守正、创新,从这里选拔了两位现任法院领导干部……今年以来,荣获“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后,又捧回“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奖牌。正是这个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人民法庭,去年是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法院“人民法庭优化设置”指定调研点,今年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便民服务首推站。上门主持协调纠纷9月6日下午两点半,笔者目睹了两位老人相互搀扶走进阳长法庭。男老人叫何某文,退伍军人,已87岁。何某文有9个子女,妻子去世后便与四子何某祥一家生活,名下的搬迁补偿款9万元因此归何某祥用于修建房屋。老人诉称:年2月,我新找了个老伴,何某祥便将我及老伴赶出门。故要求何某祥如数返还搬迁补偿款、每月支付赡养费元。

通过与何某祥电话沟通,陈弦方知这起家事纠纷还不一般。一是何某文及老伴年纪都很高,如不事先明确生养死葬,难免引发几个家庭的矛盾。二是何某文是参战退役人员,享受较高的生活补助,死后还有相应的补偿,但与老伴是同居关系,今后相关财产的分配自然成问题。三是找老伴无可厚非,但根据农村实际和老年人婚姻财产争端多发的特点,预防纠纷最好的办法是双方子女参与协商认可。于是,陈弦当场约定时间,将以上门主持协调的方式召集相关人员协商解决。对此“少立一个案,多费一片心”的做法,无疑是对“恢复性司法”的尝试。借力“速裁”断案子“今年前4个月,我结案23件,到阳长法庭后的4个月,结案件”。面对八倍多的工作量,陈弦认为阳长法庭坚持“三靠”办案方法是成功的。一靠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二靠巡回审判普及法律知识;三靠诉讼案件“快审快结”。年统计表明,阳长法庭结案率99.47%、简易程序适用率98.23%、当庭裁判率96.82%、万人成讼率降到27.96件/万人。“三个”90%以上和“一个”27.96,无疑是该县人民法庭矛盾纠纷化解的优质指标。介绍具体做法时,陈弦提到的“坐失两万元”案件,给大家的印象是司法职能的理性回归。

原告马某(女)与被告周某生育一女孩后即分居。原告提出,只要被告同意离婚,愿给被告两万元“补偿”,同时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元。庭审中,被告仍坚持夫妻感情尚未破裂。当庭宣判准予离婚并由马某按月支付孩子抚养费后,早就明知和好无望的被告才表示同意冯某提出的调解意见。然而判决是庄重的,也是“不可逆的”。阳长法庭受理的婚姻家庭纠纷占60%左右,其中离婚案件判决不准离婚后不再起诉的只是例外。“在‘谁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和‘谁起诉离婚谁吃亏’纳入司法纠偏的时候,对‘把握得住’的案件直接判决离婚,是对普遍流传的离婚需要经过两次起诉的校正,从而提升判决书的导向功能和社会效应”。陈弦如是说。也许,这正是阳长法庭一直保留那幅法律格言的缘故。阳长法庭多年来能够做到快审快结,关键在于办案中的“三注重”。今年4月,《毕节试验区》刊登了该杂志社记者实地采写的《在奋进中守护公平正义——记“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纳雍县人民法院阳长人民法庭》,重点报道了主动探索推行“家事审判方式”注重调解、注重巡回、注重回访的做法,引起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ly/149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