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记者前往纳雍县羊场乡戈落村,拐过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后,一座小山村静静地坐落在群山环绕中。村民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晒着太阳,一副和谐美满的画面跃然眼底。 在纳雍县戈落村的食用菌基地里,村支书沈草草正在查看黑木耳的长势。“这几天雨水不错,菌棒一天一个样,估计再过十来天就能采摘了。”沈草草介绍,10个菌棒可以晒1斤干木耳,每斤干木耳可卖25元。
戈落村陈摸寨组
据了解,戈落村海拔余米,气候湿润,降水量充足,是种植黑木耳的“风水宝地”,去年年底底,该村流转了85亩地,集中种植了50余万个菌棒,年产值预计可达万,覆盖全村户人,扣除成本后,可实现人均年增收近元。 “村民除了年底可分红之外,平时还能在基地务工,元一天,高峰期用工人数有近百名。”沈草草介绍,目前已发放务工工资10万元。
沈草草正在查看菌棒长势
傍晚时分,食用菌基地到了该浇水的时候,易家寨组的李明忠,从家中吃完饭后匆匆地赶到基地。正当记者疑惑一个人怎么浇灌85亩地时,李明忠跑到基地里几分钟又跑了出来。 “这就浇完啦?”记者疑惑地问到。 “你以为还用人去浇哦,全是机械化的,喷头自动浇水,我只需要负责定时把开关打开就行了,85亩地全部浇完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比十几个人同时干都还要快。”李明忠说。
食用菌基地正在进行自动化喷灌
“在基地干了几个月了,我发现食用菌是个前景很好的产业,我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在基地学习技术,以后打算自己干。”李明忠说,脱贫是目的,但致富才是最终的目标。
李明忠正在打电话询问技术人员菌棒的问题
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阶段。近年来,在戈落村干群团结一心努力下,该村贫困发生率已下降至2.69%,目前仅剩12户33人未脱贫。 沈草草表示,下一步将扩大未脱贫人口增收渠道,确保在今年6月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脱贫。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夏民编辑胡蓉编审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