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垂种黑木耳产量大提升潇湘晨报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工人采收黑木耳

目前,纳雍县阳长镇海子社区木耳种植基地上,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菌棒垂直吊立,棒上木耳黑里透亮,工人正忙着采摘、晾晒、装箱。

“虽然海子社区今年才开始种黑木耳,但从目前的出菇量看,这一产业还是挺好的。”阳长镇副镇长王正军说。

今年年初,阳长镇和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公司供菌棒、按等级回收木耳,阳长镇合作联社负责种植。

“黑木耳产业正式提上日程后,我们边参观学习,边探索适合自己的种植模式。最终选择了垂种。”王正军说,同样的土地面积,垂种木耳产量远比地栽木耳的高。

垂种木耳与传统地栽相比,不但节约土地面积,还有保温保湿性好、管理方便、延长采收期等优点。

垂种试种成功后,阳长镇吸纳周边致富带头人经营大棚,按比例分红。

赵庆阳就是其中一员。种木耳,赵庆阳是第一次,但看了试种成果,毅然承包了32个大棚。

近日,赵庆阳承包的大棚正在采摘第二茬木耳。

“第一茬木耳等级都是一级,第二茬也不会差,按目前的品质和出产量,未来可期。”赵庆阳说。

基地产业兴,大棚务工忙。木耳基地建成后,解决了周边85人的长期务工。

“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感觉很好。”正在摊晒木耳的工人张兰说。

年1月,在外务工的张兰和丈夫回家过春节,听说同村有很多妇女在木耳基地务工,想去试试。在别人介绍下,她到大棚里务工。干了一个月,张兰感觉这份工作还可以,过完春节,就没和丈夫外出,选择留在基地务工。

目前,海子社区黑木耳基地有种植大棚个,晾晒大棚22个,已投产菌棒万袋。

近年来,纳雍县提出了大力发展山地生态特色高效农业的目标,全县调减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黑木耳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张晓勇周恩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ly/163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