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农业专家服务团产业扶贫增强贫困群众

“近两年来,我们化作村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重点,引导农户入股合作社、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强化农业发展意识,不断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11月28日,在纳雍县化作乡化作村土鸡养殖场,该村的村支书陈祥远谈起了化作村近两年来的变化。

发展土鸡养殖产业26万贫困人口受益

纳雍县化作乡化作村土鸡养殖场,位于纳雍县化作乡化作村萝卜寨,现有万羽土鸡,饲养种鸡12万羽,是全产业链龙头性项目,为全县土鸡养殖提供种苗。

纳雍县农牧局畜牧师顾怀龙接受记者采访

“我们化作村土鸡养殖场规模很大,育种制种、人工授精、规模化孵化为一体,技术和设备先进,自动给料、自动清粪等。”雍县农牧局畜牧师顾怀龙说,化作村土鸡养殖场从一开始的规划、建设、设备购置,到后期的技术服务他都有参与其中。

据了解,化作村土鸡养殖场主要采用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模式,一方面涉地农民流转土地入股,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另一方面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总覆盖农户总26万人,其中贫困户15.84万人,“三变”农户60户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80人。

“通过产业的引进,我们农户入股合作社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培训,学到一些养殖技术,自己也可以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养殖。”陈祥远告诉记者,现在看到家乡的发展,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户都回来了,有的到畜牧养殖场务工,有的经过农业专家的培训,学了养殖技术,自己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养殖,现在化作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从元提高到了元。

引进红托竹荪产业贫困户有望分红19万元

化作乡官寨村红托竹荪产业示范基位于官寨村四组大平土,年,在贵州省农委和省农科院品资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省级集团帮扶和蔬菜产业发展资金万元,在官寨村和组建村社一体合作社努力下,流转四组土地20亩,建设红托竹荪层架式栽培示范基地。

纳雍县农牧局经作站站长、研究推广员张军向记者介绍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基地的选址、研发申请、后期的技术指导我都有参与。”纳雍县农牧局经作站站长、研究推广员张军说,为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驻村工作组通过深入村寨调查后,决定利用官寨村气候湿润温凉、林木秸杆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目前,官寨村红托竹荪产业示范基地共建成钢架标准大棚10栋,棚室面积平方米,棚内栽培钢架苗床面积平方米,推广示范了红托竹荪代料发酵菌棒4.6万棒,菌棒分别在6~8月陆续入棚覆土栽培,目前棚内已开始大量出菇进入采收期,就目前菌丝长势和出菇表现看,每棚预计出可产干荪公斤,产值约6.9万元,利润约3.8万元,大棚基地一季生产可获总利润38万元,按照利润分成:贫困农户占50%、村社集体经济占30%、合作社提留滚动运营占20%的利益链接机制,贫困户有望获得近19万利润分红。

“我们官寨村红托竹荪产业基地,产业扶贫示范的效果非常好,辐射效应很大,目前周边县市多个乡镇组织干部群众纷纷前来考察学习”,官寨村支部书记孙雄自豪地说。官寨村是化作乡贫困村之一,全村总户数户,人口人,其中精准贫困户61户,贫困人口人,现在通过开发红托竹荪产业,来带动贫困户的增收,让官寨村拥有更强的“造血”能力,摘除贫困的帽子。

在帮助官寨村发展红托竹荪产业的同时,张军还在“讲习所”给农户培训农业技术、养殖技术、宣讲十九大的政策方针等。“我们这边人才比较缺乏,所以我就想利用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这个平台,下到基层,给我们农户进行培训,让他们树立一种新的农业发展观念。”张军说。

“张军是让我影响最深刻的一个农业专家,专业知识很过硬,婉拒回到县城农牧局的机会,扎根基层,与土地为伍,以农户为伴,带领官寨村发展食用菌产业。”纳雍县人才办副主任杨漩说,张军在官寨村帮扶的1年时间里,开展室内技术培训2期,田间管理现场培训6期,培训群众人次。

养殖肉牛实现农民与合作社双赢

纳雍县新房乡神仙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10月,注册资金万元,建有养牛示范场一个,是一个集示范养殖、牧草种植、订单代养、肉牛育肥为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们主要采取‘项目支撑+社农合作+订单代养+利益双赢’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种植的牧草为保障,实行‘订单代养’的模式。”新房乡河边村畜牧产业帮扶专家县农牧局草地站站长、高级畜牧师田松说,神仙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户农户,主要以“特惠贷”5万元入股,每年能够分到元的分红。5万元的贷款最后由合作社来还,同时入社的贫困户每年还可以向合作社领取国家的项目扶贫资金元。

“我家是年用‘特惠贷’来入股的,加上项目资金分红。一年可以有元。”在新房乡神仙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领分红的农户杨继美,她手里拿着钱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天领的是入股分红元。“我在合作社的养牛场上班,一个月有余元工资,离家又近,很方便。”杨继美喜笑颜开的说道,现在的生活相比以前真的是宽裕了太多。

为了让农户能够更快的脱贫,田松组织了5期的肉牛养殖培训,共培训了余人。经培训合格,掌握了肉牛养殖技术的合作社按计划采购基础母牛分发给其代养,实行人工冻配改良,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代养协议,农户每年有一定的固定收益。

“如果农户在代养牛的过程中出现技术上的问题,我们都会亲自上门指导,如母牛难产、病毒的防御等技术。”田松说,除了给农户的人工种草、家畜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知识培训外,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出现困难都可以找他。

新房乡神仙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优先聘用贫困户到合作社的养殖场务工和订单收购其种植的牧草,使合作社与养牛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养牛农户通过发展肉牛生产获得收益,合作社通过为养殖农户提供能繁母牛和组织产品销售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本信息来源于多彩贵州网

编辑:伍贵枝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历史文章

纳雍县召开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

真菌研究专家吴兴亮到纳雍调研野生菌资源

明年种点啥、怎么种?干部入户讲习,帮助农户作选择

杨东枝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ly/61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