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农民搬迁进城感觉像从糠箩跳进米箩

人类历史上的大迁徙,几乎都与疾病、饥荒、战争有关。今天的纳雍,名农民已经搬迁进城,不过,迁徙原因与以往不同,这一次迁徙,是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几天,去年5月迁入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的丁昌志又回到雍熙街道燎原社区梁子上组,照看地里的庄稼,顺便到故居原址看看。

看着已经复垦的故居遗址,想着一家6口曾经挤在32平方米的小屋子里,丁昌志感觉自己的搬迁就像从糠箩跳进米箩。丁昌志说:“老婆生病,几个娃儿上学,三个读大学的,一个读初中的,所以家庭经济仅仅勉强维持家庭生活,就不得能力把房子重新扩建起来。”

丁昌志的妻子叫陈艳,患钾功能减退及席汉综合症,从年开始,每月都要去成都治疗,来回至少5天。4个孩子中,3个在外上大学,1个在纳雍县城读初中。医疗费、书学费的双重重担,全落在丁昌志肩上。收入仅仅来源于家中那一丁点土地,丁昌志一家过得特别艰难。

年,丁昌志加入搬迁大军,挪离原来的穷窝。

搬入白水河社区,包保楼栋干部了解到丁昌志家情况特殊,上报街道党工委,为他家制定了精准帮扶方案。

如今,丁昌志享受了城镇低保,还当上了社区保安,有了收入,一家人切实享受到了搬迁红利。

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第二网格网格长陈诚说:“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搬到我们这里以后,我们这里实行干部包保楼栋的这种方式进行服务,每一栋都有干部包保,包保的干部要不定期对搬迁来的群众进行走访,走访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家庭情况,发现他家存在的困难,发现以后就报告党工委领导加以解决。”

截至目前,纳雍共有名农民迁入新城区的白水河社区、利园社区、蟠龙社区、宣慰社区,他们也像丁昌志一样挪离穷窝,从糠箩跳进米箩。

记者:李龙举 谢健锋

编辑:龚 技 校对:张 艳 编审:李 清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副省长郭瑞民到毕节调研重大工程项目及综治中心工作

水箐村:不种洋芋种“黄花”

化作:“党建+积分”促乡村环境卫生改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ly/95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