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贵州省纳雍县工商联主席(商会会长)龙从顶同志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1月18日,中共纳雍县委、纳雍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追授龙从顶同志“纳雍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龙从顶,男,穿青人,民革党员,年10月出生,年7月加入民革组织,曾先后担任左鸠戛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县林业局副局长、县扶贫办副主任,生前任县工商联主席(商会会长)。
《决定》说,1月3日,龙从顶同志上午参加居仁街道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会,中午深入县工商联帮扶的居仁街道路嘴社区走访贫困户,下午回到办公室继续填写各类走访台账、帮扶手册等,直到当夜10点半。回到家后,1月4日凌晨突发脑溢血,经送贵阳抢救无效,于1月10日不幸去世,年仅48岁。
龙从顶走访其包保的贫困户
《决定》认为,龙从顶同志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政治素质过硬,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他始终贴近群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干部的政治本色和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全县广大干部作出了榜样,是全县干部决战脱贫攻坚的优秀代表。
《决定》要求全县广大干部要以龙从顶同志为榜样,找差距、明方向、转作风、敢担当、重实干,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以下为决定全文:
没有写完的帮扶台帐——追记纳雍县工商联主席、民革纳雍工委委员龙从顶
停止的心跳
年1月11日0点刚过,时钟的指针还在规律地向前转动,可龙从顶的心跳却戛然而止。
那一刻,冯英的天空塌了,龙亚森的靠山倒了,纳雍民革失去了一位先锋人物,工商联失去了一位好“班长”。
丈夫龙从顶,妻子冯英,儿子龙亚森,这是一个家庭的最稳定架构。
他们仨中的丈夫龙从顶,在脑细胞大面积死亡7天后,把最后一刻的心跳留给了守在床前的妻子儿子,把一份帮扶台帐留给了整理办公室遗物的同事,撒手走了。
龙从顶走访其包保的贫困户
儿子龙亚森才13岁,龙从顶想看着儿子走进大学的校门,看着儿子就业、成家;纳雍县工商联的脱贫攻坚帮扶才有一些渐渐明朗的轮廓,龙从顶想看着那些大爷大奶解开绑在身上的贫困绳索,把笑容打开在苦尽甜来的皱纹上。
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龙从顶心跳停止的那一刻,龙亚森这位几年前还只懂得在客厅中骑单车的小男孩,已经懂得用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那种顿失亲人的催泪场面,可能会成为他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一个停留。
累倒的坚强
时间倒回到7天前的1月3日。
那天,刚刚带队从帮扶联系点——居仁街道路嘴社区回到县城,鞋子上的泥巴还没有洗去,龙从顶就接到电话通知,要他去居仁街道会议室开会。习惯把眼镜抬上额头挂着再说话的龙从顶作会议发言时,再次把眼镜抬上额头挂着,言简意赅地陈述了路嘴的帮扶情况,“晒”出了路嘴帮扶的年度计划。
龙从顶带领所在支部党员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专题调研
会议结束,龙从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办公室,先找律师咨询了单位的一桩诉讼的理由所在,然后摊开路嘴的走访台账作记录。台账的字写得大大咧咧的,就像他的人一样粗犷、豪迈。
深夜11点半,龙从顶感到困意难捱,回家——其实,当时的困意,已经是疾病暴发的前兆,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
血压高,差不多抵达了医生认知范围内的血压极值。这是龙从顶心知肚明的事实。帮扶负荷重,这也是龙从顶心知肚明的事实。然而,睡在床上,血压高引发的困意还是败给了龙从顶,被他强大的意念轻描淡写地挡在了睡眠之外,他满脑子思考的是,年路嘴脱贫应该经由怎样的路径——毕竟,他是工商联的头,“一马不行百马忧”的道理他懂。
1月4日2点左右,被挡在睡眠之外的困意裹挟着睡眠卷土重来,龙从顶放弃了意念上的抵抗,睡着了。旁边的妻子冯英听到他的呼吸不对劲,喊他,摇他,他勉强醒来,上了一次洗手间,然后又入睡。
这一次睡去,反常情况再次出现,冯英又摇他喊他,他几乎无法回应了。一下子慌了神,冯英打了。
急救车开到龙从顶位于纳雍饲料厂的住所楼下,龙从顶在冯英的搀扶下勉强坐起,终于明白自己将会面临什么。然而,尊严、形象还是让他勉强嘣出了一句话:换鞋。
随车医护人员要用担架抬着他下楼,他示意,暗示自己能行,然后在亲人的搀扶下很尊严地挪动双腿,上了救护车。
医院,医生判断,可能是高血压引发的颅内出血,不敢接招,建议火速送往贵阳……至此,龙从顶再也没有开口说过任何一句话。“换鞋”成了他的遗言,挣扎着走上救护车成了他最后的尊严。
身后的怀念
龙从顶年10月出生,年7月加入民革组织。
在民革纳雍工委的组织内部,龙从顶很有人缘。1月4日——1月10日,龙从顶的人躺在贵阳的ICU病房里,病情不断恶化的消息不断通过短信传回纳雍,很多民革党员得知后都为他默默祈福,脑海里不断闪现龙从顶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模样:方头,大嗓门,正直,果敢,说一不二,见贤思齐,疾恶如仇。
龙从顶带领所在支部党员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专题调研
许多民革党员还自发前往贵阳探望。看到插满管子的龙从顶躺在病床上,听到医生的断言,一直陪护在龙从顶身边的民革党员陈进心里凉了,开始暗中张罗一切,以备突然之变。
“脑细胞大面积死亡”,医生的定论,让龙从顶的同事、朋友、同仁、亲人感到无力回天的无奈。龙从顶能思善辩的大脑,已经等同于一片荒芜的沙漠。怎么会是他呢?人们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正在一步步变成事实。
1月10日中午,听说冯英要将龙从顶运回纳雍,龙从顶的同事、朋友、同仁、亲人自发赶到厦蓉高速纳雍收费站前迎候。救护车驶出收费站,所有人排成长队,在心里默念:“从顶,让我们再看你一眼。”
贵州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刘兴平是龙从顶的“同门师弟”。送别龙从顶后,谈起刚直不阿的同门师哥龙从顶,刘兴平说,“年参加工作之后,我便与龙从顶在县林业局共事。年,我调入民革工委办公室,又直接服务于从顶所在的民革纳雍工委。共事的21年间,从顶给我的印象就是:服从大局,勤奋好学,求真务实,敬业爱岗,为人低调,乐善好施,虚心,包容,是大家尊敬的好领导、好同事、好榜样、好大哥。”刘兴平至今还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龙从顶在沪杭高速上的一个服务区,看到一位讨饭的乞丐,竟然把身上的现金都掏出来,给了乞讨者……
病魔掐断了龙从顶的生命,同时也掐断了龙从顶手书的那本扶贫工作台帐!于纳雍县工商联而言,单位损失了一位好领导;于丈夫、妻子、儿子组成的那个家庭而言,“他们仨”变成了“母子俩”;于民革纳雍工委而言,损失了一位社会服务先锋;于工商联的会员企业而言,企业家少了一位“娘家人”。
不灭的精神
工商联的同事们整理龙从顶办公室的遗物时,发现了桌面上没有写完的路嘴社区帮扶台帐,无不感慨万千。
龙从顶带领所在支部党员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专题调研,查阅贫困户档案
主人走了,台帐还在;斯人走了,声名还在;同事走了,精神还在!
“时间不停,帮扶不止,尽管龙从顶走了,但他的精神他的作风还会继续影响工商联。工商联的全体干部职工,一定会接过没有写完的扶贫台帐,继续书写,直到路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如期脱贫!”(周春荣)
作者:万李娜周春荣
本期编辑:段妍妍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热点文章回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最新版)(修改标记版)
一文读懂:如何加入民主党派?(最新收藏版)
民革成立70周年,这个祝福视频刷屏了!(精华版)
八个民主党派新一届中央主席、副主席,都有谁?(完整收藏版)
好礼相赠
《团结报》年开启订阅
《团结报》订阅及投递问题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