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二频道全新推出《决胜黔线·山村发现》,记者将以第一视角出发走进贵州乡村,讲述第一线的脱贫故事和贵州乡村的发展变化。今天,就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跟茶叶有关的脱贫故事。
茶是咱们贵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大大小小的茶园遍布在贵州的大山里头。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
就是这众多茶园中比较特殊的一个,
它的特殊之处就一个字——高。
记者:咱们贵州茶讲究的是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不过这高海拔其实也是有个限制的,大概就是在海拔米到米,不过我们今天到的这片茶园海拔却有米,跟着我们的镜头,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最高海拔茶园之旅。
纳雍县骔岭镇地处山区,
最高海拔有米,
最低的地方海拔也有米,
在米的海拔高度种茶,
很多有经验的人都说不可能,
可一个叫谭正义的人却坚持了12年,
非要把这件事给干下来。
谭正义:因为这个地方是高海拔,高寒山区,没有作物生长的优势,也没有经济作物,就是在这个地方创造一个产业,让周边的百姓方便务工,有工作,就是这么一个原始简单的想法。
谭正义是土生土长的骔岭人,
高寒山区传统农业不好发展,产出也低,
老百姓都普遍贫困。
小时候他就是因为家里太穷,
早早就辍学离家求生活,
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一定的积累,
于是在年他回到家乡,
希望能为家乡人找到一条脱贫的路子。
谭正义:通过历史的经验,觉得茶是一个生命力比较强,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一个作物,所以就选择了艰难的这条路。
在米的高山上种茶,
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头一年种下去的茶苗茶种,
一个冬天就全死光了,
一腔热情的谭正义反复试验,
经历了5年的失败才找到了办法。
谭正义:我们尝试在海拔较低的地方用大的营养袋,用种子来育苗,两年、三年甚至四年以后移栽。是这样把茶园的种植成功攻坚下来的。
数年间无数次的失败,
凭着一股子执拗劲儿谭正义才换来了高海拔茶园的存活。
有人说他傻,
其实谭正义心中早有计较,
谭正义的茶园之前都是荒山,
从来没有耕种过,
没有农药残留,没有工业污染,
这就为打造生态有机茶打下了基础。
高海拔茶树种植成功后,
茶园里最大的问题是除草,
谭正义坚持不用除草剂,
亩的茶园全通过人工来除草。
记者:我身后的这边茶园大概有一亩左右,现在近30个人正在进行除草的工作,而这近30个人要把这一亩地的草除完,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
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
这还只是第一步。
为了打造生态有机,
谭正义干了件更大的事。
记者:谭正义不光是打造了一个最高海拔的茶园,还打造了一套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系统,那这套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它们。
这里是谭正义建在骔岭镇坪箐村
海拔米处的一个养猪场,
里面养殖了几千头纳雍本地的糯谷猪。
把包谷炒熟以后打成粉,
再加上茶园里割来的草,
就是它们吃的饲料。
而这些猪产生的粪便则成为了茶园的肥料。
谭正义:我们所有的圈舍都有一个沟,集中到一个总沟,把它的污物、污水、尿液全都通过暗沟集中到这个大池子里面,这个地方叫储存池,也叫原料池,隔壁我们看那个漏斗我们是干湿分离,每天用人工收猪的干粪推到漏斗里面提到仓库里面。
猪粪和液体搅拌后进入发酵池,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就产生了沼气、沼渣和沼液,
沼气用作生活燃料和发电的能源,
沼渣通过人工收集用作茶园的底肥,
而沼液就是有机肥料。
谭正义:从这个地方抽到隔壁的一个综合池,用它的多级高扬程泵,把它抽到米的茶山上分流到各个池子里面,作为茶园的施肥使用。
谭正义用3公里多的无缝钢管将沼液
从海拔米抽到米的一个池子里,
再通过总长20多公里的输肥管道,
将沼液分流到其它十六个较低的沼液池中,
一个沼液池就负责一片茶园的施肥。
谭正义:总共在这一块全部投入包括失败了的达到两个亿了,原生态的生产方式,猪是生态猪茶是有机茶,杜绝任何农药和化肥。
随着这个生态有机系统的完善,
谭正义也实现了最初的那个想法,
让原本贫瘠的山区有了自己的产业,
让周边的乡亲们增收致富。
谭正义:我的公司在册的总共有40多50个人,都是周边的人,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加工链条的延伸,它吸纳的固定的就业的群体还要加大,茶园的常年的除草、修剪、施肥、采茶可能一百多到两百人不等的长期就业。
更重要的是,
通过谭正义12年来的产业发展,
培育出了无数的产业工人、技术人员,
也在更多人心里种下了创业的种子,
尽管创业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
但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本身的清香。
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
才激发出人生的一缕幽香。
END
记者:张军周方圆
编辑:王思然
编校:孙志丹
审发:石昌晗
你可能还想看■当父母也要持证上岗冲上热搜!合格证随学生档案入学,引发网友热议!■孩子一哭,这个东西瞬间吸入呼吸道,贵州一岁男孩陷入昏迷!每天都在发生■驾考科目二6月1日起将增加项目?还增考科目五?辟谣■多名婴儿突发脑出血,问题就出在孕妈身上!这件事千万要留心■教育部最新通知!6月这些考试取消、退费有“原创”标识的文章版权均归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