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同步小康目标的攻坚进程中,纳雍县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精准聚焦力量,用活四支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用活驻村干部。按照“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安排93个部门结对帮扶个贫困村,在县直部门抽派名干部与省选派的17名、市选派的69名、乡镇选派的名共名干部组建个驻村工作组开展驻村帮扶。从县选派名、乡镇选派名党员干部任全县个行政村第一书记。98个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中,35周岁以下的50人,专科以上学历的90人;省级极贫乡董地乡的6个深度贫困村中,5个村的第一书记为县级选派的科级干部,1个村的第一书记为县选派的科级后备干部。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明确要求选派部门必须为帮扶村解决一万元以上帮扶资金,并整合部门项目资金资源向驻点村倾斜;选派单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每个季度必须到帮扶村走访调研、听取驻村工作汇报,主动帮助解决驻村困难和问题。同时,安排各乡镇对全体驻村干部进行排查,对履职不到位、不适合驻村、群众反响较差的,协调各部门更换。今年以来,全县驻村干部共走访群众人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人次,召开调研座谈会次,帮助谋思路出点子条,解决困难问题个,办实事好事件,化解矛盾纠纷起。
用活扶贫特岗。为破解脱贫攻坚基层力量匮乏瓶颈,去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扶贫特岗名,其中:乡镇扶贫工作站扶贫特岗,贫困村扶贫特岗名。扶贫特岗在规定的试用期和聘用期内,工作“主战场”为农村一线,专职从事扶贫工作,重点做好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协调信贷扶贫、引导劳务经济、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产业项目实施、扶贫方针政策宣传等中心工作。今年,结合名扶贫特岗上报的贫困对象数和致贫原因等精准情况,全县计划新增规划建设10个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人,并因地制宜培育乌蒙土鸡、红托竹荪、能繁母牛、高山糯谷猪等“短平快”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今年7月,面向社会招考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52名。其中,有深度贫困村的乡镇共招考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44名,每个乡镇2名。
用活党员队伍。在党员中实施“两增、三亮、两强化”三大工程,年内拟发展党员名,对50周岁以下的农民党员进行一次集中轮训;安排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佩戴党徽亮身份,每季度公示1次积分的加分情况和减分情况,督促各级各类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划分党员服务区等工作制度,抓好抓实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共发展党员名,吸纳入党积极分子名,培训党员人次;春节和七一期间划拨资金79.26万元慰问党员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个,在职党员到社区报道服务余人次。
用活人才队伍。在人才扶贫工作中,实施“精准聚才引智行动”,引进67名工业、农业、金融、健康等领域精英人才参与筹谋;实施“圆梦小康专家行动”,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教育、医疗、农业技术3个专家团队赴基层开展各种帮扶,帮助人实现脱贫;实施“科技人才帮扶行动”,名农技人员组建科技人才帮扶服务团结对帮扶个贫困村,帮助人脱贫;实施“领创项目引领行动”,引导16人领办创办项目,带动人脱贫;实施“人才回归创业行动”,引回人才名,回流资金余万元。同时开展十万农民大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优先培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农户及农民党员。目前已培训期人次。
(编辑:罗忠显审核:涂江华)
来源:贵州党建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