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那些花儿恐怕开不成除非我们帮到本土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60206/4769942.html

一两只意大利蜂“潜入”本土中华蜂的巢穴杀死蜂王后,开始回家“报信”,20分钟后,几万只意蜂倾巢而出,前来抢夺中华蜂的蜂蜜,群蜂无首的中华蜂惨遭围剿,整窝整窝的被灭。

“遇见意蜂,对中蜂养殖户来说,是一场噩梦!”一些蜂类专家专家表示,洋蜂怕冷,而本土蜂更适合山区,对低温适应性更强,贵州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枇杷,若无本土蜂传花授粉,将结不出果,许多植物或灭绝,潜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

生态危情之下,一场保卫中华蜜蜂的战役悄然在贵州山地打响……“得到‘间谍’报信,意蜂倾巢而出抢夺中蜂蜂蜜,6万只蜜蜂空中打成一团”。

出现在花溪湿地公园的意大利蜂:

外来蜜蜂善玩“无间道”早上5点,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瓦窑村,罗占茂家的23个蜂箱内的工蜂开始飞出,数十万只中华蜜蜂(单称‘中蜂’)开始了一天的采蜜工作。

一个蜂箱入口,万余只工蜂不停地降落在“跑道”上,将囊内满载的蜂蜜和花粉储藏进蜂箱。数10只“侦查蜂”在蜂箱口把关,放行“同胞”、拦下“外夷”。

此时,两只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在采蜜中,意外发现了中蜂的蜂箱,它们悄悄滴跟随回巢的中蜂部队“混进”蜂箱,迅速找到蜂王。

负责产卵的蜂王毫无还手之力,被两只意蜂将中蜂蜂王打得团团转,几分钟后,蜂王被蛰死。

大胜而归的“凶手”赶紧回窝报信,20分钟后,意蜂倾巢而出来夺蜂蜜,中华蜂全员出动捍卫蜂巢,6万只蜜蜂在空中打成一团。

由于一只中蜂蜂王管理着1至5万只蜜蜂,蜂王一死,群蜂无首,片刻之后,没有统一指挥的中蜂渐显颓势。体格更大,个性更猛的意蜂占了上风。最终,它们带走了中蜂所有的劳动成果,而这群失去蜂王的中蜂,只有死路一条。

“遇见意蜂,对养中蜂的养殖户来说,就是一场噩梦。”白云区瓦窑村的养蜂人罗占茂说,贵州的意蜂已很少出没了,但中蜂的巢穴一旦被发现,就难逃厄运。

白云区瓦窑村村民罗占茂家饲养的中华蜂:

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的何成文说,类似场景过去并不鲜见,意蜂比中蜂大出1/3,中蜂根本不是对手。

曾亲眼目睹过意蜂抢夺中蜂蜂蜜的麻山养殖户罗国友说,如果蜜源不足,意蜂就会去抢,中蜂确实打不过。“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贵阳的枇杷,没了抗寒的中蜂授粉,最终将不能结果”。

保卫中蜂贵州各地划特区研究中华蜂已有3年的何成文说,中蜂是中国特有的蜂种,距今已有万年的进化史。但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引入西方蜜蜂后,中蜂生产逐渐衰落。引入的意大利等国的洋蜂,是对中蜂的最大威胁。

据统计,意蜂被引进后,中蜂的分布区域缩小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在贵州亦是如此。

常年研究意蜂和中蜂的习性的何成文说,中蜂喜爱采零星的野花,更适合小蜜源,而且对低温适应性更强,甚至在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它们也能外出采蜜,西蜂却必须在20摄氏度以上。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贵阳的枇杷,如果没有本土蜜蜂授粉,最终不可能结果,必然影响生存。

而洋蜂的嗅觉与中国很多树种不相配,因此不能给这些植物授粉。“如果没有中蜂传花授粉,许多植物都要灭绝,潜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何成文最深的感受是,有中华蜂的地方,周边的植物都明显茂盛得多。

据统计,中蜂对生态的保护作用,间接产生经济效益是蜂产品的至倍。

何成文说,养殖中蜂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不但能维护喀斯特地区生态平衡,还能为农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为此,3年前起,他和一些蜜蜂专家开始大力推广中蜂,让越来越多的贵州农户养殖中蜂。

而从年起,紫云县宗地乡,罗甸县木引镇和纳雍县、正安县等地相继出台文件,打响保卫中蜂战——划定中蜂保护区,禁止意蜂进入。如正安县,外来蜂疯狂争夺蜜源,正安土蜜蜂惨遭意蜂围剿,为维护生物链平衡,当地卫生监督所向引进意蜂的外地村民发出驱逐令,认为其引进的意大利蜜蜂没按规定申报检疫,违反养蜂的管理规定,属非法迁移蜂群,立案调查后对其做出处罚。

在此背景下,5年前,贵州有四五万箱意蜂,占所有蜜蜂的20%。如今,这一比例已下降至17%。

“目前,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正申请纳入‘十三五’计划的‘国家蜂产业现代技术体系’,力争实现贵州的中华蜂规模化养殖。”何成文说。

本报记者杨皓钧延伸阅读

中蜂采的蜜营养价值高

由于意蜂喜欢成百上千亩的蜜源地,如江浙地区蜜源单一的油菜花地;而中蜂则出没于山间,喜爱采苦丁茶花、野藿香花、枇杷花等野花,蜜源多样,因此营养价值更高,活性物质更丰富。

“正是由于中蜂的蜜源多样,因此,其蜂蜜的品质更高。”养蜂人罗占茂说,目前市场上,中蜂蜂蜜80元一斤,意蜂蜂蜜15元一斤,虽然价格相差整整5倍多,但却物超所值。

不过在产量上,一箱中蜂每年能产30来斤的蜂蜜,而意蜂却能产40至60斤,是中蜂的一两倍,这也让一些养殖户纠结。

麻山的罗国友有箱意蜂,蜂蜜和蜂王浆产量比中蜂高,每年能为他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他说他虽然明白中蜂对生态有益,但要养家糊口的他,不得不养意蜂。

据悉,截至年底,贵州共有蜜蜂43万群,年产蜂蜜吨,蜂王浆至吨,年产值4亿元。?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xw/105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