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军分区助力17个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

“鸡场修建在大山深处,鸡生长的环境好,蛋质细嫩、口感鲜美,属于绿色、生态健康食品,欢迎品尝!”11月25日,纳雍县新房乡乌沙寨村蛋鸡场内,民兵邱军榕正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推销土鸡蛋,不到1个小时,已有20人在网上下单。

“我们家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靠的是国家的好政策和军分区官兵的帮扶。”陈学付一家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毕节军分区官兵帮助下,村里成立了蛋鸡养殖合作社。如今,陈学付成了合作社的“股东”和养殖户。

正如陈学付一样,一些脱贫户曾一度担忧——“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毕节军分区官兵会不会不管我们了?”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做好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毕节军分区官兵们勇于担当、接续奋斗的作风,给脱贫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官兵们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开展“一部一村一校”活动,合理制定任务书、细化施工图、设定时间表、明确责任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场“锦标赛”,帮扶工作需要全面换挡升级,让脱贫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帮扶工作如何全面换挡升级?毕节军分区官兵将目光投向村民增收最主要的来源——特色产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开展摸底评估,帮助帮扶定点村发展林下产业和民族传统产业。

乌沙寨村村支书彭启鹏介绍,毕节军分区出资20多万元帮助该村发展蛋鸡养殖,采用“大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户每年给合作社保底分红7.2万元,大户定价后,由合作社负责二次销售,所得利润归合作社所有。年已实现脱贫户分红7.2万元。

“我们不仅可以在合作社就近务工,年底还可以分红,也能管家庭了,钱也挣了。”说到这儿,村民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在纳雍县乌沙寨村蛋鸡养殖合作社,脱贫户既是“员工”也是“股东”,增强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拓宽农产品销路,毕节军分区结合“智能+”消费体系建设智慧商店,发展“线上经济”“直播经济”“网红经济”,帮助脱贫户增收。

“在毕节军分区官兵们的帮助下,我们的鸡蛋渐渐有了品牌优势,目前已经不愁销路了。”陈学付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在开展“一部一村一校”军民共建行动中,毕节军分区、县(市、区)人武部积极聚焦对接乡村振兴需求、群众需求、教育需求,梳理问题清单,拟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力求让“一部一村一校”行动可操作、见实效。

“目前,我们已经在帮扶点建成了纳雍县新房乡蛋鸡、七星关区海子街镇树垮村慈伦鸡、大方县达溪镇坝子社区天麻、黔西市定新乡庄子村猕猴桃等项目。初步实现了‘一村一产业,村村有特色’的目标。”毕节军分区一名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军分区已投入帮扶经费万余元,协调地方帮扶经费32万元,捐赠助学金13.7万元,重点用于帮扶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以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通讯员:王庆泽陈焱尧)

编辑:兰青松校对:凌方艺审核:易恢荣终审:陈进

主办:贵州省军区新闻传播中心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xw/145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