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场乡作为纳雍县贫困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并不优越,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唯有苦干实干才能善作善成。在脱贫攻坚“大考”之年,羊场乡坚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迎难而上、自我加压、提前动手,紧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资源情况紧密契合,快人一步下好先手棋、当头一炮开篇全乡农业产业调整“大文章”。
羊场乡繁荣村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点
建强支部主阵地,首先落实党建引领。全乡党员干部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壮大基层党支部队伍作为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决条件,积极转化利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强支部、选好支书、带好党员,全面强化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决胜脱贫攻坚、统筹农村产业革命的组织引领作用,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上,建在产业链上,充分调动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产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持续巩固“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的组织方式,将企业的技术市场运用、合作社的核心联动作用及农户土地、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化整合,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组合拳”。优化组建村组劳务队伍,既统筹解决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劳动力来源的问题,又方便了群众家门口务工、提升经济收入,为决胜脱贫攻坚拔穷根、断穷根、供血造血提供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保障。在羊场乡新联村大棚项目基地,80个大棚里辣椒、藤椒育苗产业由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共同管护发展,辽宁亿家农业公司技术人员正现场指导30多名农户拔草,打药,放风。大棚平均每天用工20余人,贫困户占二分之一,人均日收入元。
羊场乡新联大棚辣椒苗育苗基地
优化布局空间格局,优先落实土地资源优化整合。强化布局的精准性、方向性和可操作性,全乡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块反复测量、摸清家底,掌准精确数据,将坝子、山坳、坡地、山地等串联起来,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放活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划流转公路沿线、坝区等重点区域土地亩,发放土地流转资金,解决了部分农户无劳力耕作导致土地闲置和无经济收入来源问题,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产业革命。紧扣羊场自然气候、土地资源、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精选脱毒马铃薯、南瓜、辣椒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巩固发展好主导产业衍生出来的加工业、运输业、旅游业,补齐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场品高标准商品化入驻市场。走进羊场乡菜子地村、戈落村黑木耳产业发展基地,去年种植的亩黑木耳基地已形成成熟的产业发展链条,基础设施、喷水设备已全部建成,基地里10多名工人正在采摘探出黑脑袋的新木耳。基地不远处的晾干棚晾晒着一个星期前采摘的黑木耳,货运车整装待发,将晒好的高品质黑木耳运输到县金蟾大山公司。正在指导晾晒木耳的菜子地村主任罗卫斌介绍道,黑木耳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和运输的工人都是我们村的农户,村里的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到基地务工,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羊场乡菜子地村黑木耳种植基地
强化农民组织发动,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宣传。积极组建群众宣传工作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反复召开群众会,坐下来同群众算好成本账、收入账、投入账、时间账,让群众从心底里接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初衷、目标和方式方法,化“要我调”为“我要调”,合理推进产业以短养长,通过村合作社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种植完成刺梨亩、皂角亩、茶叶亩、马铃薯1.95万亩(其中示范种植亩)、洋葱亩,多季节增收,对林下退耕地、未流转区域土地免费发放南瓜种、豆种给农户,组织农户对可耕种、可套种的地块套种南瓜、豆类作物,将土地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水平。
羊场乡组织产业种植培训
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化水平,大力落实技术培训指导。兴农之要,必依其时、必重其技,坚持规模、质量“两手抓”,注重专业技术人员到地块培训讲解,党政领导亲力引导示范种植。为规范化完成4亩辣椒,0亩南瓜种植,确保产业标准化商品化上市,羊场乡组织农作物大规模种植技术培训7次以上,党政领导班子下地示范辣椒开箱起垄、施肥移栽、覆膜标准和南瓜种植行距,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到田间到地里带领群众边学边种。着重培养种植技术能手,对种植技术领悟学习能力较强,勤劳有责任心的务工农户合作社着力专业性技术种植培养,学会后以一人带多人,农户带农户,农户教农户,培养懂农业、爱农村、有发展意识的农村产业专业技术工作队伍。
羊场乡戈落村产业分红
全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重点落实“7+3+1”分红模式。产业结构调整来不得半点虚招,真抓实干方出成效,真金白银才动人心,羊场乡坚持以实际增收打动群众、以高效收益说服农民,将产业发展资金入股三大平台公司,实行保底分红模式,由龙头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种子到场、负责销售,稳定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问题。以合作社为主体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依靠劳动报酬、订单收购、推行“7+3+1”分红的分配形式,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带农惠农。全面推行“党建+积分”二次分红制度,根据群众参与合作社务工务劳情况、家庭环境卫生情况、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百分制积累,每户积分超过分,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按照每分1元到指定的“积分超市”兑换同等价值的生活用品,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立春已至,农事之始,羊场乡将继续深入贯彻推荐产业新发展理念,打牢农业基础,在深度、精度、力度上再下功夫,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促进群众持续增收,高质量脱贫。
通讯员喻敏胡垠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金腾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