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毕节市纳雍县寨乐镇辣椒种植基地,20多名农民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给辣椒苗施肥。 眼下,正是给辣椒苗施肥的时节,寨乐镇组织当地村民进行施肥作业,以使得辣椒长得更好。“我们一天工钱有80块,我每年光务工费就能挣多元。”寨乐镇村民吴廷文说。 “以往我们都为土地发愁,因为赚不到钱,有地也不愿种,成片的大田只能荒起,看着也心痛。近几年在村干部的宣传动员下,我们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土地利用起来了,还能跟着一起干。如今,我们出租土地有租金,在辣椒基地务工一天能挣80元,还能学到辣椒种植技术,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家庭,我对这样的生活心满意足了。”吴廷文笑着说,合作社通过培训、现场技术指导、宣传引导等方式帮助种植户掌握辣椒种植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
寨乐镇辣椒种植基地一角
贵州种植辣椒历史悠久,山地特色优势明显,加上独特的纬度、高度、温度、湿度、浓度,形成了种类丰富、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的辣椒品种资源,以朝天椒、小米椒、皱椒等代表的贵州辣椒全国闻名。
“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采取保底收购方式,有龙头公司按照每斤不低于1.2元的价格保底收购,解决了群众销售和增收难的后顾之忧。合作社基地用工需求也大,从3月翻犁地开始,期间起垄、施肥、移栽、抹芽,直到10月底辣椒采收结束,都需要大量村民务工,能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基地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寨乐镇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将辣椒作为全镇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在葛花、革新等19个村种植线椒、小米椒亩。与此同时,集中开展农民培训,组织公司、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全覆盖。
“辣椒种植‘门槛’不高,山区、坝区均可种植,受气候因素限制也不大,成本低,市场稳定,能卖出好价钱。”寨乐镇党委书记李春谷说。
寨乐镇是贵州发展辣椒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州把辣椒产业作为全省的特色优势产业、绿色生态产业、向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产业来布局和打造,辣椒产业已逐渐成为助农增收、促农增效的“大产业”,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鲁毅
编辑潘晓飞
编审田旻佳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