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纳雍县董地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纳雍县董地彝族苗族乡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乡党委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学深悟透上一以贯之,二是在工作落实上一丝不苟,三是在创新实干上一马当先。

我作为董地乡党委书记。董地乡党委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系统抓好学习培训、集中宣讲、研究阐释等各项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纪委书记便民服务行动”作用,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同时,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通过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大会等方式,大家结合本职工作岗位,谈收获,讲认识,亮态度,表决心,在学习研讨、思维碰撞中深入思考,在奋进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不断提升学习成效。

查看茶叶长势,调研茶产业发展情况。

按照乡党委的部署,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的同时,通过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代表到一线”“心得体会大家谈”等栏目,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信息发布多渠道、知识展示全方位、宣传效果带热气、富灵气、接地气。

一是多措并举,掀起学习热潮。

高位推进,统一思想认识。结合董地乡工作实际制定《董地乡关于大宣传大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按照乡党委提出的“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学习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的工作要求,通过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关于经济、“三农”等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贯穿学习、整体把握、一体推进,切实提高学习的全面性和精准度。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走深走实,董地乡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多形式、全覆盖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增加干部职工的参与感、体验感,营造了“全面学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研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营造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踔厉奋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共识。

多措并举,营造浓厚氛围。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老党员、老同志、老村干、老教师、农民讲师等群体,组建董地乡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寨,采取老党员结对新党员学,在职党员结对农民党员学,苗彝双语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

调研蛋鸡产业发展情况。

上下联动,掀起学习热潮。从12月1日起,通过开展题为“学习党的二十大,我该怎么做”的专题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于自身岗位职责和个人工作实际中。组织全乡党员干部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我该怎么做”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要求干部职工结合学习情况和自身岗位实际亲笔撰写,择优在乡“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园地”公开展示。并由此加强作风建设,态度决定成效,要求全乡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党性原则为镜子,以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尺子,真正把法纪悬在头上,把责任扛在肩上。

同时,结合基层关心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话题,通过开展主题演讲、主题征文、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网络直播、发放宣传品、赠送学习书籍等方式,广泛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全乡宣讲队伍继续面向基层,通过创新载体形式,用快板、山歌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二是紧扣“五个抓手”,让乡村振兴的基础更坚实。

(一)持续巩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成果,让组织“强”起来。聚焦主责主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好党员教育管理、驻村干部管理、支部标准化建设,优化组织设置,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管好用准干部队伍。

(二)深化党建驱动、多元发展,让群众“富”起来。厘清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资产盘活+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效路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党员群众绑在一起干,抱团取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上联行业、下联农户的辐射效应,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进农村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指导工作。

(三)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社会“和”起来。实体化运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以自然村寨为单元,推行“七人议事”,整合党建+积分、道德评说、农民讲师等方式开展基层治理。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调解家庭矛盾、化解邻里纠纷的德治建设体系。

(四)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让新风“树”起来。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风带乡风,以乡风促民风,民风促家风,及时修订村规民约,以自然村寨为单元成立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党员积极倡导、带头执行、相互监督、率先垂范,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五)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村庄“靓”起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强化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色历史人文,着力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升级,突出主体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挖掘,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的特色品牌,构建点、线、片协同发展的美丽乡村新集群,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杏整理

编辑谢朝政

二审顾野灵

三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xw/167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