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纳雍五员定位助力新市民圆梦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12月18日晨光初照,纳雍县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结伴上学,商贩们推着货品到指定区域售卖,产业工人陆续来到扶贫车间……从大山搬迁来的“新市民”开启了新一天的生活。

“小杨,搬到新家来后,我们生活样样都好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白水河社区61岁的杨光华在社区农贸市场买菜时偶遇苗族群众杨传开,便用苗语攀谈起来。

杨传开是纳雍县生态移民局工作人员,也是动员杨光华搬迁的一名苗族扶贫干部。提起杨光华的老家羊场镇菜籽地村漂水岩组,杨传开感慨,“第一次见到条件这么困难的地方。”

山寒地薄,交通不便,漂水岩组是纳雍县整组搬迁的村寨之一,也是该县易地扶贫搬迁“难啃的硬骨头”。尽管条件艰苦,但是由于对城市生活“心里没有底”,当地不少村民并不愿意搬迁,杨光华便是其中之一。

挪穷窝才能斩穷根。“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战役的‘排头兵’,我们义不容辞冲锋到最前线。搬迁涉及全县26个乡镇街道,个自然村寨。搬迁动员、工程建设任务、后续扶持,三个‘老大难’必须环环相扣,一步都错不得。”该县生态移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道国常常用“我们是纳雍最大的永不烂尾的‘房开’”,激励督导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干部职工。

为攻克“三大难”,纳雍县围绕“六个坚持”“五个体系”要求创新突破。通过当好搬迁安置“统筹员”、一线攻坚“战斗员”、后续发展“指挥员”、社区治理“改革员”、搬迁群众“服务员”的“五员”定位,尽锐出战,助推深山贫困群众走出大山,变身“新市民”圆梦新生活。

在漂水岩组,杨传开等扶贫干部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进行耐心动员和讲解,让越来越多村民放下了顾虑,拥抱新生活。杨光华家终于搬进了城市,住进了新房子。

搬迁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为确保“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该县生态移民局采取分片联系的方式,狠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通过整合财政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等,全面推动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化劳务输出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搬迁群众实现就业人,就业率达97.1%。

从勺窝镇中心村搬迁到白水河社区的罗英,通过就业培训找到了工作。过去,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有个好学校读书,如今愿望成真。

纳雍县还通过“百姓选百姓贤、百姓讲百姓事、百姓评百姓理、百姓促百姓改”的“百姓讲评”与“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有效激发社区社会治理活力与社区融合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采丽王维维)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jd/153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