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毕节市旅游市场复

<

大方县慕俄格古城景区贵州宣慰府黄承义/摄

10月13日,记者从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面对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游客接待高峰期,毕节市抢抓机遇促进文化旅游市场复苏,全市旅游复苏势头强劲。据各县(区)报送数据汇总初步测算,全市共接待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5%、77%。

新老产品全面发力,景区接待百花齐放。织金洞景区提前做足各项准备工作,科学预判游客高峰时段、加强人手盯紧重点游览区域和关键环节,确保引导预约时段科学合理,错峰接待和分流引流高效有序,较好地带动了周边的乡村游、民俗游。

其他景区同样表现抢眼,油杉河景区共接待游客6.05万人次,奢香古镇共接待游客7.17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景区周边餐饮购物和休闲娱乐。九洞天景区凭借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资源禀赋和高品位开发建设成效,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文化活动的助力,“双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并带动周边及沿线乡村旅游发展。“鸡鸣三省”景区作为我市红色文化景区的“流量担当”,吸引了毕节市区和云南、四川周边大量游客前来瞻仰红色圣地、体验红色文化。此外,毕节市今年新增的百里杜鹃跳花坡景区、金海湖旅游区、纳雍总溪河旅游景区等4A级旅游景区也颇受游客喜欢。

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同频共振效应逐步显现。各县(区)、各景区因地制宜,在“双节”期间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百里杜鹃举办迎国庆文艺汇演,赫章县阿西里西二台坡景区开展歌舞表演、山歌比赛、斗兽比赛,国家级非遗滚山珠演出团队进驻九洞天景区……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和参与性互动性文化活动,丰富了毕节市假日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文旅农商融合发展,“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各乡村旅游点成为“双节”期间分流游客高峰的“缓冲地”“蓄水池”,为全市假日安全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据初步测算,“双节”期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占接待游客总量的50%。另一方面,全市农特产品广受游客喜爱,不少游客在“逛吃逛吃”不够过瘾的情况下,对包装合适、物流方便的“乌蒙山宝”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文化旅游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增收致富的综合效应得到全面释放。

内容来源:毕节日报

记者/吴雄通讯员/周江华葛莹

原标题:《聚焦

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毕节市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yongzx.com/nyxly/15729.html


当前时间: